Boyd N. Lyon 海龜基金是為紀念 Boyd N. Lyon 而創建的,每年向一位研究海龜的海洋生物學學生提供獎學金。 該基金由家人和親人與海洋基金會聯合創建,旨在為那些加強我們對海龜行為、棲息地需求、數量、空間和時間分佈、研究潛水安全等的理解的項目提供支持。 博伊德在中央佛羅里達大學攻讀生物學研究生學位,並在墨爾本海灘的 UCF 海龜研究所進行研究時不幸去世,他正在做他最喜歡做的事情,試圖捕捉一隻難以捉摸的海龜。 每年都有許多學生申請該獎學金,但獲獎者必須像博伊德一樣真正熱愛海龜。

今年 Boyd N. Lyon 海龜基金獎學金的獲得者是 Juan Manuel Rodriquez-Baron。 Juan 目前正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威爾明頓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Juan 提議的計劃涉及評估中美洲和南美洲沿海覓食地東太平洋棱皮龜放歸後的副漁獲物和生理率。 在下面閱讀他的完整計劃:

屏幕截圖2017-05-03 at 11.40.03 AM.png

一、研究問題背景 
東太平洋 (EP) 棱皮龜 (Dermochelys coriacea) 的分佈範圍從墨西哥到智利,在墨西哥和哥斯達黎加有主要的築巢海灘(Santidrián Tomillo 等人,2007 年;Sarti Martínez 等人,2007 年),主要覓食地在墨西哥近海海域中美洲和南美洲(Shillinger 等人,2008 年、2011 年;Bailey 等人,2012 年)。 EP 棱皮龜被 IUCN 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並且在主要指數築巢海灘的築巢雌性數量急劇下降已被記錄在案(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46967807/0). 據估計,目前成年雌性 EP 棱皮龜數量不足 1000 只。 考慮到這些生命階段對種群動態的強烈影響,在該物種覓食棲息地內經營的漁業無意捕獲成年和亞成年 EP 棱皮龜尤其令人擔憂(Alfaro-Shigueto 等人,2007 年,2011 年;Wallace 等人等人,2008 年)。 南美洲沿岸港口調查的結果表明,每年有 1000 到 2000 只 EP 棱皮龜被區域小規模漁業捕撈,大約 30% - 50% 的捕撈海龜死亡(NFWF 和 IUCN/SSC海龜專家組)。 NOAA 已將太平洋棱皮龜列為八種“備受關注的物種”之一,並將減少兼捕指定為恢復該物種的首要保護重點之一。 2012 年 XNUMX 月,組建了一個專家工作組來製定區域行動計劃,以阻止和扭轉 EP 棱皮龜的衰退。 區域行動計劃強調了識別高兼捕風險區域的重要性,並特別建議將基於港口的海龜兼捕評估擴大到包括巴拿馬和哥倫比亞。 此外,區域行動計劃承認漁業兼捕造成的死亡率對 EP 棱皮龜的恢復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戰,並斷言更好地了解相互作用後死亡率對於正確評估漁業兼捕對環境的真正影響至關重要。這個物種。

2. 目標 
2.1. 告知哪些船隊正在與棱皮龜互動,哪些季節和地區對這些互動特別重要; 此外,與漁民一起舉辦研討會,分享調查結果,推廣處理和釋放捕獲的海龜的最佳做法,並促進合作關係以促進未來的研究。


2.2. 改進漁業相互作用導致棱皮龜死亡率的估計,並記錄東太平洋覓食區棱皮龜的活動,以評估漁業相互作用的潛在熱點。

2.3. 與區域性倡議(LaudOPO、NFWF)和 NOAA 合作,描述中美洲和南美洲漁業中棱皮龜兼捕的特徵,並為有關減少威脅目標的管理決策提供信息。

3。 方法
3.1. 第一階段(進行中)我們在哥倫比亞的三個港口(布埃納文圖拉、圖馬科和巴伊亞索拉諾)和巴拿馬的七個港口(瓦卡蒙特、佩德雷加爾、雷梅迪奧斯、穆埃爾菲斯卡爾、科基拉、胡安迪亞茲和穆蒂斯)進行了標準化兼捕評估調查。 調查管理港口的選擇是基於有關在哥倫比亞和巴拿馬水域內作業的主要捕魚船隊的政府數據。 此外,關於哪些船隊正在與棱皮龜互動的信息以及互動坐標的初始收集(通過分發給願意參與的漁民的 GPS 裝置)。 這些數據將使我們能夠評估與哪些車隊合作,以便收集更多關於互動的詳細信息。 通過在 2017 年 XNUMX 月舉辦國家研討會,我們建議提供培訓和工具來促進捕魚實踐,這將增加兩國沿海和遠洋漁業中捕獲的棱皮龜放生後存活的機會。
3.2. 第二階段 我們將對在哥倫比亞和巴拿馬的延繩釣/刺網漁業中捕獲的棱皮龜部署衛星發射器並對其進行健康評估。 我們將與哥倫比亞和巴拿馬國家漁業局(AUNAP 和 ARAP)的政府科學家以及在港口兼捕調查顯示的兼捕風險高地區工作的漁民合作。 根據公佈的協議(Harris 等人,2011 年;Casey 等人,2014 年),將對在常規捕魚作業過程中捕獲的棱皮龜進行健康評估和發射器附件。 血液樣本將在船上使用即時分析儀分析特定變量,血液子樣本將被冷凍以供日後分析。 PAT 標籤將被編程為在指示死亡率的條件下(即深度 >1200m 或恆定深度 24 小時)或在 6 個月的監測期後從甲殼附著部位釋放。 我們將使用適合收集的數據的建模方法來比較在海上捕獲的倖存者、死亡率和健康海龜的生理特徵以進行科學研究。 將監測釋放後的運動,並研究棲息地利用的空間和時間趨勢。 4. 預期結果,結果將如何傳播 我們將使用關於捕魚船隊規模和努力程度的調查數據和政府統計數據來估計每年在小型和工業化漁業中發生的棱皮龜相互作用的數量。 漁業之間棱皮龜副漁獲物的比較將使我們能夠確定該地區副漁獲物減少的主要威脅和機會。 生理數據與放生後行為數據的整合將提高我們評估漁業相互作用造成的死亡率的能力。 釋放棱皮龜的衛星跟踪也將有助於區域行動計劃的目標,即確定棲息地利用模式以及棱皮龜和東太平洋漁業作業的空間和時間重疊的可能性。